庞博


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
单 位:02广安门医院
出生年月:1983年10月
专业职务:主任医师
学 位:医学博士
毕业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
第一学科:中医学
第二学科:中医内科学
研究方向:中医药肿瘤防治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学研究
联系电话:88001248
邮 箱:drpangbo@gmail.com
邮 编:100053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线阁5号
个人简介:       庞博,男,汉族,1983年10月生,北京市人,2012年8月参加工作,2016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博士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中西医结合学科博士后,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河南工业大学未来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特聘助理、九三学社北京市西城区委广安门医院支社支委、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医古文教研室主任,先后师从祝肇刚、王晓莲、赵进喜、吕仁和、朴炳奎、花宝金、贺思圣、冯建春等中医名家,私淑冉雪峰先生、张锡纯先生,为祝肇刚先生开门弟子、施今墨学术流派第四代传人。          [color=black]主要从事肿瘤、内分泌相关疾病临床诊疗工作,[/color][color=black]兼通中医皮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color]年门诊量近2万人次。擅长运用中医药防治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胰腺囊肿,[color=black]长期从事中药丸剂防治恶性肿瘤、促进肿瘤康复、预防复发转移临床实践,丸药配伍注重和胃气、攻邪毒以扶正培本。学术上衷中参西、中主西随,倡导“天之六气为本、人之六经为标”思想,思辨善假象类、定势、固着与顿悟,注重辐合与发散、直觉与分析、经验与理论、常规与创造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方式,诊法强调“万法唯识”“一会即觉”,注重色诊、脉诊、耳诊、腹诊相结合,倡立辨病位、病性、病机、病证、病势之辨病论治五步,临证病脉证并治、针药并施,推崇冉氏“一融三合”“方之法无尽”论说,于外感热病擅用经方,内伤杂病习用丸散膏剂,遣方喜融小方,用药善伍对药,有方有圆,裁化和合。[/color]                科研方面专注于中医药防治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医传承方法学研究和中医古籍整理与信息化研究,主持科研课题2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9项,院级课题4项,所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自主创新项目和青年优才项目、北京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重点专项、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北京中医药文化资源调查专题项目、中华中医药学会求实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肿瘤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专项课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培育专项、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重点项目各1项。在国内首次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名老中医认知模型构建研究,复方中药丸剂干预胰腺癌大样本多中心RCT研究,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9项,新药临床试验1项,参与起草行业标准1项。        教学方面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医临床思维教研室课程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医古文教研室主任,教育部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员,承担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选修)课程,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小学期中医临床思维课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市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西医学习中医专科培训班,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岐黄天使直播课,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清华大学老科协基层医生培训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第22、23期西学中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本选修课《中医基础常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整合临床中药学》《方剂学》《〈黄帝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中医临床思维学》等课程教学任务。主持教学课题4项,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系列教材(第二批)建设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教材孵化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各1项。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9名,师带徒弟子49人、临床带教学学员32人,其中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1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2名,第九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征文活动卓越论文一等奖获奖者1名、二等奖获奖者1名,第八届仁心雕龙学术论坛征文活动卓越论文获奖者1名,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创新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论文大赛优秀论文三等奖获得者1名,2022年培元植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名,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学生干部奖获得者1名,第三届、第四届研究生“萌芽杯”优秀论文评比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独著《施今墨学派承习录》并获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著书立说专项资助,整理中医古籍2400部,合著主编科普著作3部,副主编学术著作4部,编委著作20部,共发表学术论文162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00篇,总被引841次,其中SCI论文10篇(总IF 52.622),包括《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中医学“浊”的涵义及其临床意义》《基于循证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学研究》《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方法学研究述评》《基于机器学习名老中医诊治肺癌认知模型构建方法》《胰腺疾病中医病名考辨》《中医古籍肿瘤防治认知源流述要》等代表作,其中1篇代表作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首都前沿学术成果,2篇代表作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数据库要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3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二等奖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首都前沿学术成果1项,第五届北京中医、中西医结合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1项,第11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1项。入选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培养对象,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花宝金继承人,第一批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北京市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专家,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花宝金学术继承人,京津冀中医、中西医结合“晨曦60”计划优秀人才;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基于调气解毒学说的中医肿瘤传承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团队——“调气解毒”肿瘤防治与转化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花宝金专家团队、姚魁武专家团队成员。荣获北京医师协会第七届“北京优秀医师”称号(2020),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优秀社员”称号(2018),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2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年度青年科普人物(2022),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杰出青年”专家称号(2021),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最佳讲师”称号(2021),九三学社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先进个人称号(2019),第三届“广安门医院中青年科技标兵”称号(2019),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特殊医疗服务奖(2016)、特殊医疗服务协作奖(2019)、优秀研究生导师(2020-2021)、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19)。 [color=black]       [/color]兼任九三学社北京市第十三届、十四届委员会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三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肥胖与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西学中培训创新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温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名医学术传承信息化分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大健康数据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师承工作委员会秘书,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北京中医药科技创新转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理事会西学中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国际交流与技术合作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秘书,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第一届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医疗健康研究中心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专家,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库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专家,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官,北京市肛肠疾病研究院理事,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会诊中心会诊专家,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科疑难病会诊中心学术部主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会诊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责任导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晨曦60计划”青年导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杂志》青年编委,《北京中医药》杂志第五届编委会青年编委、传承学术专业委员会青年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青年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外编辑,中央电视台《职场健康课》、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健康节目特邀嘉宾。
论文:
专著:
施今墨对药医案选 人民卫生出版社
朴炳奎医案课徒问对录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