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现任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维也纳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全国首届中医临床师承博士后。《神农本草经》研究教研室主任。从事中药药性理论、中药文献研究以及中医临床工作近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自2010年开始担任研究生授课工作。课堂教学生动、严谨,深受学生好评。
张卫老师本着对中医药的执着与热爱,在科研上,他主张中医药的研究要符合中医药发展的自身规律,从理论实践、传统文化、哲学思维等方面入手去研究,反对以方法来定义什么是科学。除实验方法外,临床实践、逻辑学、哲学、文献学、目录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均可作为研究中医药的方法。中医药的发展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上千年的医疗实践,以及在医疗实践基础上,以哲学的理性思维所探索归纳的中医药理论是中医发展的固有规律。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肃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张卫老师认为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等同于大学本科生的教育,大学本科生的教育可以以知识传授为主,而研究生教育则应是启发研究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研究性人才的教育。
中医药的科研目的在于更好的为人类健康而服务,因此,中医药的临床实践是科研的落脚点。张卫老师也坚持中医门诊服务,以病人为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入学习和总结中医药的理论和特色。并通过与学生一同探讨探讨病例,阐发思想,教学相长之余,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对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信心。张卫老师认为中医临床也一定要与广泛阅读中医药古籍相结合,多读书、多临证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的重要途径。在遇到疑难杂症时,他常常引经据典,多以古人的思考方式来启发同学们思考,来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张卫老师认为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要读万卷书的同时,做到行万里路。为了熟悉中药的品种,他长期与学生们一起在野外从事药用植物的考察和鉴别工作。他认为从实际观察中得来对药物的认识,往往比从书本学到的知识更为深刻。
张卫老师认为教育用以立人,一名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仅要学有所成,更要学会做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首先要具有的品质就是诚实,杜绝一切科研造假。作为一位医者,最为重要的是树立起人文关怀。他所带领的研究生团队,坚持每2周都会召开一次小型的例会,或者选读一些经典的中医文献,或者让学生汇报一下各自的科研进展和所遇临床问题,而后大家进行讨论。这种简短的小例会,不仅启发思考,而且大大增进团队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