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
单 位:05中药研究所
出生年月:1978年05月
专业职务:研究员
学 位:医学博士
毕业学校:上海中医药大学
第一学科:中药学
第二学科:中药学
研究方向:中药药理/中药药性
联系电话:64014411
邮 箱:xu_ying1978@163.com
邮 编:100700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药研究所1018室
个人简介:=12.0pt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药研究所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中药性效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中草药》杂志青年编委等职。=12.0pt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曾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现主要从事“雌/雄激素”活性中药的筛选、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雌/雄激素调控”研究平台基础的中药药性科学内涵研究;治疗男/女生殖系统相关疾病药物发现研究。近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雌激素调控和衰老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国中医科学院重大攻关创新工程项目等4项,作为科研骨干参加973计划项目等2项。在Phytomedicine等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参编教材及著作3部。获专利授权4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7项。
论文:
基于NELL2 LUMICRINE信号通路探索引阳索胶囊对肾阳虚型精子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中草药 2022/12/30
基于数据挖掘的具有雄激素样作用中药的规律分析 中草药 2022/9/16
中药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药杂志 2017/9/30
小鼠卵巢生殖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3/5/17
QingYan formula extracts protect against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in ovariectomized rat model via active ER-dependent MEK/ERK and PI3K/Akt signal pathways. J Ethnopharmacol 2021/1/12
A discovery of clinically approved Panlongqi Tablet for repositioning to treat osteoarthritis by inhibiting PI3K/AKT activation Phytomedicine 2022/7/28
专著:
基于抗氧化属性的黄连对G6PD缺陷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影响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中药胎毒的研究——黄连和小檗碱 对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影响和机制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药“十八反“配伍的药效表征和 减效机制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基于妨害治疗的中药“十八反”配 伍基础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
基于难治性骨关节病的中药优势品种研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慢性骨病中药优势品种研发与上市后再评价关键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获奖:
基于NELL2 LUMICRINE信号通路探索引阳索胶囊对肾阳虚型精子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中草药
基于数据挖掘的具有雄激素样作用中药的规律分析 中草药
中药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药杂志
小鼠卵巢生殖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QingYan formula extracts protect against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in ovariectomized rat model via active ER-dependent MEK/ERK and PI3K/Akt signal pathways. J Ethnopharmacol
A discovery of clinically approved Panlongqi Tablet for repositioning to treat osteoarthritis by inhibiting PI3K/AKT activation Phytomedicine